上篇文章说到,日军即将进攻南昌的情报最先被重庆军委会拿到,并且识破了日军声东击西的计划线上股票配资软件,命令第九战区代总司令薛岳向赣北出动兵力,先发制人,准备打乱日军部署。然而薛岳认为:与其出动大部队正面强击,不如出动少量部队进行侧击,因为和日军硬碰硬,中国军队的战力还没到那一步,而且武汉会战后各部队都在休整。所以薛岳搁置了军委会的计划,并没有执行。
图片
1939年3月17日,日军正式发动了进攻南昌的战役。要打南昌就必须要渡过修水,要渡过修水就必须要突破罗卓英第19集团军的防线。当时罗卓英第19集团军就在修水一带布防,从西到东分别是李觉第70军、刘多荃第49军、夏楚中第79军。作为陈诚“土木系”的二号人物,罗卓英打仗是比较稳的,换种说法就是比较保守,因为罗卓英每次打仗的时候手里都有大量的预备队。按道理,留预备队是好事啊,可罗卓英的奇怪地方在于他手里预备队的数量几乎和一线部队的数量相同,且一线部队和预备队距离过远。比如夏楚中第79军,这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部队,原本有三个师,但处在一线的只有第76师,其他两个师还在老后面,要赶到一线的话需要急行军一天的时间,这还怎么支援。这是罗卓英犯得一个错误。
还有一个重大的错误在于第九战区判断错了敌情。当时第九战区长官部认为日军强渡修水的话必然会进攻修水东段,因为修水东段以平地为主,而西段多山地,不利于日军行动,所以第九战区在布置兵力时,把重点放在了东段。谁知,这次冈村宁次不按套路出牌,他把日军进攻重点放到了西段,此时修水西段只有第70军第107师,面对人数众多的日军,一时间全线崩溃。当然,冈村宁次也没有放弃东段,但他只在东段放了一个大队,可就这一个大队在夏楚中第79军和刘多荃第49军防线交汇点馒头山来回穿插,搞得两军陷入慌乱,而刘多荃和夏楚中都以为是对方过早失去阵地而导致自己部队被动的,因此二人吵了起来。
图片
其实从南昌会战一开始,中国军队就已经陷入了被动。虽然中国军队没怎么打好,但日军也胜之不武。当时日军在强渡修水前进行了三四个小时的炮击,除此之外还连续发射了10分钟的毒气弹,将近3000枚毒气弹落到了第79军王凌云第76师的阵地上,从师长王凌云到他手底下的旅长、团长都中了毒气,其士兵的情况可想而知。渡过修水后,冈村宁次为了图快,命令前线的日军弃左右两翼中国军队于不顾,以坦克部队为先锋,沿九江到南昌的的公路南下。
这次日军的坦克部队以“94式”坦克为主,这种坦克很脆,要是放在欧洲战场那真的是不堪一击,但是中国军队这边没有对付坦克的武器,所以在中国士兵面前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中国军队的防线就这样被日军一道道破坏了。日军坦克部队后面跟进的步兵随即占领了南昌外围的安义,然后佯攻旁边的奉新。仗打到这种程度上,重庆军委会作战厅长刘斐不建议死守南昌了,他觉得如果周边部队消耗到二分之一就可以弃城,保存实力打持久战。这时候罗卓英从上高给薛岳也打去电话:“南昌必将不保。”到底是坚守到底还是立即撤退,现在薛岳得那个主意了。
图片
在听完罗卓英的报告后,薛岳决定撤退,他立即叫来参谋处长狄醒宇和副处长赵子立,让他们拟定撤退计划。然而,狄醒宇和赵子立都觉得还有仗要打。狄醒宇认为鄱阳湖方向没有太大的敌情。赵子立认为李觉第70军和夏楚中第79军还有战斗力,南昌外围的欧震第4军还在跟日军交火,卢汉第1集团军已经在赶往江西的路上了,赣江东边还有吴奇伟的部队,俞济时第74军也已经赶到了战场。总之两个人就一个意思:匆匆撤退,有点说不过去。最后薛岳告诉他们:“那你们回去吧!这个撤退计划由我自己拟定。”薛岳为何要急于结束会战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顺阳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